五月初五端午節,大小朋友齊聚藝展,“粽”情玩樂!在藝術氛圍濃厚的“藝展?創意特區”,大伙兒度過了一個與粽不同、溫情滿滿的端午佳節!也讓那消逝的傳統一點一點被我們找回。
不知不覺,中國人的節日過著過著,就成了吃貨節,春節吃餃子,端午吃粽子、中秋吃月餅……真正的節日味道在慢慢稀釋,我們試圖去挖掘更多有意思的節日習俗,讓傳統變得更平易近人。
古樸的藤籃、粽葉……應景的擺設,端午的節日氛圍在活動現場蔓延開來。
我們專門請了潮汕和湖北兩個派系的包粽子高手來進行現場教學,大家都已經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包粽子。
準備材料小貼士:糯米提前泡兩三小時,加豆類的話,豆類要用溫水泡四小時,(煮好岀來才不會硬),竹葉要洗干凈,然后用開水泡著,這樣包的過程不容易裂開,竹葉要挑大點的才好包。
大朋友小朋友齊齊包得嗨!各種造型的粽子層出不窮。
手作香囊
體驗地點:自在工坊
第二個環節,大家轉戰自在工坊,大家在感受原創藝術之余,還親手體驗了一番做香囊的樂趣! 自在工坊遵循古方配制,選取了白芷,菖蒲,艾草,丁香,陳皮等天然的中草藥作為香材,具有避蚊祛病,提神解暑的功效。
點飲雄黃酒
體驗地點:樂在
據說雄黃能殺百毒,端午節的時候,人們會在小孩子腦門、手腕等點上雄黃酒,驅蚊、防五毒。
懸艾葉 掛菖蒲
體驗地點:馳道
來馳道拿菖蒲艾葉囖~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節,家家都灑掃庭除,以菖蒲、艾條插于門眉,懸于堂中,用以驅瘴、辟邪。
五彩絲纏手足腕
體驗地點:一念間
中國古代崇敬五色,以五色為吉祥色。因而,節日清晨,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、腳腕、脖子上拴五色線。系線時,禁忌兒童開口說話。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,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,拋到河里。據說,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;扔到河里,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、疾病沖走,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。
此次與“粽”不同過端午給了許多家庭
一個愉快的周末
一個有意義的端午
一次與傳統對話的機會
讓大家在這個速食時代,
慢下腳步,回味傳統,“粽”情狂歡!
TOP